电话:1995668878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观察

职场求职避坑指南

来源:石台人才网 时间:2022-12-25 作者:石台招聘网 浏览量:

陷阱1:“黑中介”

一些非法中介,瞄准了求职者追求高薪的心理,打着帮你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幌子,向求职者收取高昂中介费用。一旦得手,立马“人去楼空”。

防范提示: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。

陷阱2:“乱收费”

以入职、工作需要等理由收取报名费、服装费、培训费、押金等费用。或是未能兑现薪资福利待遇,发工资时扣除种种无关费用,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。

防范提示: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,对于把先交报名费、培训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都要谨慎对待。面试或签约时一定要注意核对合同条款。

陷阱3:“扣证件”

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、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,扣押求职者身份证、毕业证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。

防范提示: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,如有需要,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。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,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。

陷阱4:“假岗位”

有的企业把招聘岗位名称写的模模糊糊并附以高薪诱惑,求职者前去应聘时却被要求去卖保险、当前台等跟本专业无关的销售岗位。

防范提示: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,仔细分析,询问工作细节。在面试的过程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,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,使自己陷入困境。

陷阱5:“培训贷”

一些企业在乱收费的同时,可能还会以包就业、高薪酬为诱饵,要求办理指定贷款业务。

防范提示:除了要核实单位资质外,还要注意其岗位与社会相同岗位薪酬是否大体一致。

陷阱6:“假兼职”

此类骗局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。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、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金融诈骗。

防范提示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不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“好差事”。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不随意打开陌生链接。

陷阱7:“非法传销”

有些传销组织瞄准毕业生涉世未深、急于求职的心理,以高薪为幌子,诱骗求职者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。通过发展人员,要求其缴纳费用或以购买商品等方式,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,牟取非法利益。

防范提示: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;自觉抵制各种诱惑。

毕业生重点问题关注

问题一:单位在我工作一段时间后,根据我的表现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,可以么?

答:不可以,按照规定,用人单位从用工之日起就应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,最晚也应该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合同。就算有试用期,也要签合同。

问题二:有劳动关系,但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?

答:不是。遇到这种情况,按照有关规定,如果工作不满1年,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并补签合同,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续签合同,单位还要支付经济补偿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19956688788
周一至周六 9:00-18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2005~2024 池州招聘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0018305号-2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362

地址:香港城 EMAIL:kf@chizhoujob.com

用微信扫一扫